發(fā)布時間:2018/01/03 15:23
云南是世界茶樹原產(chǎn)地,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(xiāng)。云南具有豐富的古茶資源,僅西雙版納古茶樹、古茶園的分布區(qū)域就達13萬多畝,其中百年以上古茶園共82234畝。
這是大自然對“彩云之南”這片神奇土地的恩賜,更是世居于此的各族先民勤勞智慧的碩果和彌足珍貴的遺產(chǎn)。同時,也是云南茶葉歷史悠久和人類發(fā)現(xiàn)并利用茶葉的活見證,是普洱茶發(fā)展的“根”。
在云南眾多的古茶山中,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“布朗山”。
布朗山位于云南西雙版納勐??h布朗山鄉(xiāng)境內(nèi),靠近中緬邊境,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,是著名的普洱茶產(chǎn)區(qū),也是古茶園保留得最多的地區(qū)之一。
布朗山種植茶葉歷史悠久,早在1000多年前,布朗族就開始種植茶葉。據(jù)專家考證,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,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,是世界上最早栽培、制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之一。
布朗山的茶,是做普洱、喝普洱的人不得不面臨的主流茶,猶如屠龍刀與倚天劍、南拳與北腿之分。
“布朗系”與“易武系”,就是這樣的代表例子。
因為有了“易武系”的陰柔似水,就必然會有“布朗系”的剛猛霸氣,大自然就是這么的和諧。
把布朗山列為“云南古茶第一名山”,緣由是“布朗系”的幾個茶,比如:
班章,“普洱之王”,名聞天下;
曼娥,苦絕人寰;
章家三隊,臺地茶最佳;
連帶附近的賀開、勐宋、那卡等地,構(gòu)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(tǒng),無數(shù)好茶,叫人眼饞。
布朗山所產(chǎn)的茶葉屬喬木大葉種,滋味厚重、濃烈、霸道,初飲如偉岸的漢子,風(fēng)骨剛健,氣勢雄渾,回味則有剛中有柔,強中有媚的風(fēng)情。
最關(guān)鍵的一點,最佳的熟茶,乃是用布朗茶發(fā)酵出來,
生茶、熟茶都有如此表現(xiàn),實乃“云南古茶第一名山”也。
無論是生茶,還是熟茶,就產(chǎn)量而言,“布朗系”遠大于易武系,可以說是劃時代的。
回顧歷史,云南“六大古茶山”最早指瀾滄江北岸的曼撒(易武)、倚邦、革登、莽枝、蠻磚、攸樂江北六大古茶山。
這就是所謂的江北古六大茶山,在清朝普洱貢茶時期,非?;鸨?。
“易武系”屬于香柔水滑的類別,因此,當(dāng)年新茶進貢給皇帝時,龍顏大悅。假如當(dāng)年進貢的是老曼娥,估計可能要誅九族了。
所以,所謂貢茶的歷史,實際上是“易武系”的歷史。
到了清朝后期,出現(xiàn)了江南六大古茶山:布朗山、南糯山、勐海勐宋茶山、巴達茶山、佛海(勐海)茶山和景洪勐宋茶山。這當(dāng)中最著名的是布朗山。
布朗山鄉(xiāng)包括老班章、新班章、老曼峨、曼新龍等村寨,其中,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歷史。全鄉(xiāng)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,是勐??h最為地廣人稀的一個邊境民族鄉(xiāng)。從勐海出發(fā),途經(jīng)幾個寨子,到布朗山鄉(xiāng)政府,要花4個小時。
布朗山鄉(xiāng)有53個村寨,總?cè)丝?.6萬人,其中布朗族1.1萬人,其余為哈尼族、拉祜族和漢族等。世居于此的布朗山民——布朗族、佤族、德昂族在蒼莽大山中建立村寨,聚族而居。
因為面積較廣,所以茶的特點也會有所不同。布朗山生茶總的特點是,香氣比較充實,茶汁滑度高,湯色明亮;缺點是苦底重,有的化的較慢,有澀味留存。
但這些可以通過泡茶手法,如投茶量、泡茶器皿選擇和出湯時間等來控制。
陳化后的布朗茶保留了茶湯濃厚的特點,香氣有所損失,澀味較輕。比如章家三隊的秋茶,一年時間,變化明顯。
對比新舊布朗山茶,可能很多新人較愛新茶,但老茶客卻忽略香氣,只愛布朗茶的濃釅。
布朗山很大,山路又很難走,全是曲曲折折的土路。
從布朗山腳下,走進第一個寨子。這個地方的茶,價格應(yīng)該是“布朗山系”最便宜的了。
因為海拔較低的緣故,種植面積比較大,相對去收茶的人也多。小樹茶就不說了,大樹茶的口感,簡單的描述,就是進去喝了一口,坐了半個小時,然后要離開了,才感覺到回甘,茶算是比較苦的。
沿著路往前走,看見了曼囡,左邊還有個曼囡老寨。千萬要習(xí)慣,因為后面班章老寨和班章新寨,完全是同樣的概念:就是山間平地比較面積小,村民住不下了,就在附近再找個地方住,原來的就稱為“老寨”了。
此寨屬布朗山布朗族文化保護寨,有南傳佛教寺廟可參光,有佛教白塔可參拜。
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,其種茶歷史已有900多年。至今,老曼娥寨子共有100多戶人家,現(xiàn)存古茶園3205畝,分布在該村四周的森林中,海拔在1300米左右,該寨還有新茶園852畝。
勐海 這個是屬于班章村委會的第一個大寨了,然后是新班章,然后才是老班章。
老班章、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,原為一個村,遷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。
班章古茶園位于布朗山鄉(xiāng)班章村委會老班章、新班章村民小組無污染的高山林區(qū),這里土地肥沃、風(fēng)和日麗、氣溫與濕度適中,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、氣候條件,所產(chǎn)茶葉以其條索肥碩、茶氣特別、氣味清香、回味甘爽、耐泡而備受好茶之人的青睞,是加工普洱茶的上等原料。
班章古茶園是哈尼族在布朗山栽培利用的最大、最好的一片古茶園,現(xiàn)存5 870畝(其中,老班章寨4490畝,新班章1380畝),樹齡在200年以上。
這片古茶園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圍及附近的森林中,海拔l700米~1800米,森林植被保存較好。最大的一株古茶樹基圍1.73米,樹高4.35米,樹冠直徑6.24米。
班章古茶園的古樹茶以“香氣高、茶氣重”而馳名。班章寨因出產(chǎn)最優(yōu)質(zhì)的普洱茶,在近幾年聲名鵲起,對于喜歡普洱茶的人來說,“班章”二字如雷貫耳。
老班章有新茶園720畝,新班章也有新茶園320畝。
國內(nèi)一些學(xué)者曾考證,布朗山種茶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。據(jù)說人類消耗的第一片茶葉,就是當(dāng)?shù)鼐用竦淖嫦日聛淼摹?/p>
在歷史上,百濮民族曾經(jīng)南遷,在中南半島建立了以吳哥窟為代表的曠世文明。與這些遠出國門的祖先相反,留在國內(nèi)的布朗、德昂等族,直至民國時期仍身處密林,在這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的布朗山中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始終不曾離開云南一步,遠離外部世界的召喚。
所以,可以這樣說,布朗山中的居民是云南原生的土著民族,是真正的云南人之根。
也許正是由于這千年的閉塞、千年的隱居,布朗山民們才能與大自然息息相通。
在這里,他們食百草、嘗百味,將無數(shù)大自然的饋贈收入自己的杯盞之中,滿山的奇珍化成強健體魄的營養(yǎng),其中茶葉便是被布朗山民最早馴化、種植和享用的。
布朗山——云南古茶第一名山!
版權(quán)所有:云南西雙版納州古茶山茶業(yè)有限公司 滇ICP備17011432號-1
單位地址: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大渡崗鄉(xiāng)
電話:0691-5170999、0691-2441938 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forbiddenimagination.com
龍園號茶葉旗艦店:https://longyuanhao.tmall.com
龍園號茶葉旗艦店-京東:https://mall.jd.com/index-179307.html
郵箱:13888853212@139.com、1921549241@qq.com
龍園茶業(yè)官網(wǎng)(龍園號)